本月6日起,全市党政机关约3000辆黄标车将全部淘汰。从2009年10月1日起,黄标车禁止在六环路及以内道路行驶。市政府日前公布了本市“第十五阶段控制大气污染相关措施”,黄标车成为治理重点。
在向记者介绍黄标车危害时,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带来两个玻璃瓶,里面装满很细的黑色粉末,“这两瓶就是一辆欧Ⅱ(排放标准)的达标柴油黄标车一个小时排放的颗粒物,一共100克。”目前全市共有约35.7万辆黄标车,占总量的10%,其污染排放量却达到50%。
明年起,除保障城市生产生活和运行的车辆外,运输渣土等各类黄标车全天禁止在五环路及以内道路行驶。2009年10月1日起,黄标车禁止在六环路以内行驶。外省市进京机动车按本市绿标、黄标车管理规定行驶。
北京市汽车研究所高工刘宪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字:一辆达标的汽油黄标新车的污染物排放量等于20辆国Ⅳ标准的小汽车;而一辆国Ⅱ标准的柴油黄标车,其颗粒物排放将达到国Ⅳ车的20到50倍;全市现有19万辆柴油车,其颗粒物占所有机动车排放量的60%以上。
谈及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,刘宪表示,颗粒物越小,越容易进入人体沉积下来,甚至能进入人体血液之中。而且,汽车排放的颗粒物又与扬尘颗粒不同,其外层包裹着各种有机物,对人体危害更大。据介绍,在不考虑气候变化的情况下,弥散在空气中的颗粒物一般在几十个小时内可消散。因此,从黄标车入手抓治理污染,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