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机动车限行:引起争论
从10月13日起,北京私家车试行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的政策正式实行。
这项实行到2009年4月10日、涉及近400万私家车主切身利益的暂行规定,仅仅在9月20日奥运会限行措施取消后的一周(9月28日)就出台了。
少数人的权益也应尊重
交通拥堵,是北京这个特大城市挥之不去的烦恼。
奥运期间近两个月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,实现了“蓝天大满贯”;随后,新华网推出“北京单双号限行、地铁延时运营调查”,至10月2日,53.68%的人赞成继续实行单双号。
新浪网也推出此类调查,共3926人参与,有车族占68.14%,约69%的人支持限行等方式。
《新京报》在北京市民之间进行了调查,采取电话访问和面对面访问的方式,有车族和无车族比例是1:1.1,68.9%的受访者支持长期实行单双号限行。
北京市政府主办的首都之窗网站从9月17日至10月10日进行民意调查,对限行也有很高的支持率。
“民意测试支持率肯定会很高,毕竟限行前后的反差实在太大了。”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甘培忠对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记者说,“政府目前试行的限行措施很好地利用了时间差,打了擦边球,但政策未免过于随意,不能这么轻率处理公民财产,这样造成我们对政府的公信力预期没有保障。”
家住北京市大兴区的白领张英鹏,每天早六点驱车到马甸桥的单位去上班,奥运会期间,每月打车上班的费用约在3000元以上,知道试行限行规定后,张英鹏很犯愁。“大兴区没有地铁,到单位坐公交需要‘倒三倒’,限行意味着增加了许多交通成本。”
像张英鹏这样因限行不便的人有很多,毕竟北京市是近几年才大力发展公交和地铁运力,没有覆盖的近郊城市居住区是多数。
“就算这些人在北京市民中占1%,也不应该。不能说少数人的基本权益就可以剥夺。”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对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记者说,他认为除了限行,北京市还可能有其他举措。
甘培忠就建议,北京市可以通过提高购车成本,养路费标准、市中心停车费、排放标准等控制私家车的数量。
但北京近几年从未提出抑制私家车的发展。自编车辆号牌、缩短办证时间和简化买车程序等措施,都是政府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体现――对北京的GDP贡献,汽车消费居第二位,居于第一位的房地产也依赖汽车消费的强大拉动作用。
限行新方案,则标志着“不限购买,限制使用”成为北京市汽车产业的政策导向。
“要警惕奥运情结,紧急意外状态下的好东西多了,但是不能把它常规化。把百姓在节日期间的容忍和牺牲,当成大家的当然义务,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。”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端洪说。
限制公车优于限行私车
机动车限行新方案还规定,从10月1日起,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封存30%的公务用车。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公务用车,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(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除外)。
一般认为私人小汽车快速增长,是造成市区道路拥堵原因,但忽略了大量公务车也是一个重要根源。北京市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,中央政府以及各个机关齐聚,公车全国数量第一。
甘培忠建议,鉴于北京市公车数目庞大,可以借助这个机会,搞一次“廉政”行动,清查北京市及中央部委公车的数量,然后将不合理的公车全部拍卖,无须封存。
“北京市从2005年就推出了公车改革,但停滞不前,现在限制私家车,有‘柿子专挑软得捏’之嫌。”张鸣说。在中非论坛期间,北京曾尝试公车停驶,交通明显好转,而且没影响到正常工作,限制公务车不仅有利环境,更能节约大笔开支,减少车轮腐败,所以最好在限制公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,才考虑限制私车。
记者了解到,目前北京市封存公务车的举措,还没有得到中央政府机关的响应。“机动车限行”公共圆桌会议,对公车封存能否得到执行普遍表示担忧。